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。(李巋攝)
10分鐘加滿氫氣,滿載續航可達400公里,不僅能效高、噪聲低,而且全程零碳排放……4月11日,在漢宜高速,一臺臺氫能重卡正往返穿梭,開展物流配送。這是國內首條規模化氫能重卡干線運輸示范線,“氫裝”上陣的30臺重卡,搭載的氫燃料電池,均來自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。
“這批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,全部由位于武漢經開區的華中氫能產業基地研發生產。”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武漢綠動”)總經理劉真介紹,目前,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(以下簡稱“華中氫能產業基地”)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研發和生產基地。
“車谷造”燃料電池銷往全國
湖北省《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》明確指出,以武漢經開區為核心,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核心區。
搶抓風口,武漢經開區前瞻布局。2020年,引入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成立武漢綠動,建設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和研發中心,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及制氫裝備核心部件產品研發及生產。
歷經4年多建設,目前,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已建成7條氫能核心裝備產線,具備年產5000套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的生產能力。自主研發的質子交換膜等核心產品,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國際水平。近1000臺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從這里銷往全國,搭載于各類氫能車輛,其中武漢區域291臺。
劉真介紹,武漢綠動正持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今年將重點圍繞冷鏈運輸細分場景,打造4.5噸氫能冷鏈車型。
率先建設氫能科技產業園
不只是武漢綠動。近年來,武漢經開區已集聚21家國內外知名氫能企業。這些企業聚焦不同業務板塊,推動氫能技術和產品不斷進步——
東風汽車突破燃料電池功率、性能與壽命的瓶頸,形成20千瓦至400千瓦的氫燃料電池電堆產品,累計銷售超6000輛氫燃料電池車。
理工氫電自主研發的CCM型膜電極產品大批量出口,實現了國產膜電極的反向輸出;眾宇動力獲得我國首張船用燃料電池產品型式認可證書;雄韜氫雄自主研發130千瓦燃料電池已在公交車上搭載使用;海珀特推出全球首款正向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干線物流重卡……
去年8月,武漢經開區投資40億元,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氫能科技產業園,打造集氫能研發、生產、中試、孵化為一體的氫能產業核心承載區。目前,已落地氫能企業13家,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。
“到2030年,武漢氫能科技園將引進30家氫能企業,推動3家氫能企業上市,新建5座加氫站,投放3000輛氫能示范運營車輛,實現營收總額500億元。”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。(謝慧敏、蘭峰、蔣秋雨)
版權/來源:湖北日報
The Website Supports All Mobile Terminal Design Support:©Bootstrap